用评估体系来证明建(jian)筑(zhu)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性对绿色建(jian)筑(zhu)环境有重大的贡献。绿色建(jian)筑(zhu)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环境的益处,也可以降低操作费用、升高租赁和资本价值,甚至借助租客来提高生产率。
全世界40%的能耗和大于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的释放均来源于建(jian)筑(zhu)。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04年建(jian)筑(zhu)所释放的温室气体量为86亿吨,而这份数据在2030年还有可能会翻倍。这意味着,建(jian)筑(zhu)行业有很大的机会通过绿色建(jian)筑(zhu)这种方式在实质上减少世界范围内的碳排放、缓和气候变化。
有证据可以表明,在建(jian)筑(zhu)领域营造积极的环境效应和市场变革的最重要的机理之一就是启用绿色建(jian)筑(zhu)评估体系。在已确定绿色建(jian)筑(zhu)评估体系的市场中,该体系从直接和间接的方面都影响了建(jian)筑(zhu)环境绩效的增加。在一些市场中,绿色建(jian)筑(zhu)评估体系的广泛采用同样也被认为是绿色建(jian)筑(zhu)价值增加的体现。
评估体系及其策略
绿色建(jian)筑(zhu)评估体系是为量化和保证建(jian)筑(zhu)的环境绩效而设计。环境绩效是指一系列的标准和执行效果如何,其中包括能源及水资源使用、与邻里社区融合、对选址地的生态促进、环境友好材料的使用、投入使用后对减少交通运输和建(jian)筑(zhu)内外污染物的效果。
大多数评估方法对于绿色建(jian)筑(zhu)的认定遵循一个类似的模式。将建(jian)筑(zhu)物的范围向外延伸至可达到环境绩效评价的标准范围,针对建(jian)筑(zhu)的功能和位置来选取最适合的评估方法。建(jian)筑(zhu)每达到一个标准,就可以累积相应的分数,当一栋建(jian)筑(zhu)达到了某评估系统的临界分值,该建(jian)筑(zhu)即被认定为绿色建(jian)筑(zhu)。
这些评估体系都有相同的策略,即用不同的方式来评价建(jian)筑(zhu)达到的级别并进行认证。
评估体系的目的是对一栋建(jian)筑(zhu)生命周期中的特定阶段进行评价,比如设计阶段、建造或者翻新阶段、以及运营阶段。一个评估体系可以评价其中任意或者全部阶段。用来评估设计阶段的工具、建(jian)筑(zhu)的规格说明书以及建(jian)筑(zhu)所有人或者换设计团队做出的承诺都是在建造阶段各种评价实施的策略。拥有这个阶段的认证后该建(jian)筑(zhu)就被允许作为绿色建(jian)筑(zhu)推入市场,介绍给潜在的客户。绝大部分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针对建(jian)筑(zhu)建设或者重要的返修完成后的评估。拥有这个阶段的认证就不只是简单的设计或者允诺一栋建(jian)筑(zhu)师绿色建(jian)筑(zhu),而是一栋有绿色建(jian)筑(zhu)特征并切实实施了绿色策略的建(jian)筑(zhu)。
评级工具的开发
绿色建(jian)筑(zhu)评估体系包含强制和自愿的评估内容。强制性工具往往只关注一个或两个领域(如能源、水、或浪费),通常由政府作为监管机制使用。自愿的工具,往往应用于更广泛的范围,通常由一些在建(jian)筑(zhu)行业内作为非盈利机构和独立组织开发和管理。
评级工具的目标是超越现有的建(jian)筑(zhu)规范,在行业范围内建立一个新的实践标准。在所有提出的标准中,评级工具在给定的市场中必须有实践性,并且有一系列的履行要求。其中的一些标准在一定的鼓励下就很容易被接受,而另外一些为了实现项目向更好的结果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未来趋势
评级系统主要焦点一直是建(jian)筑(zhu)物对环境的影响。虽然这些评估工具考虑了室内环境对住户的影响,其对于环境影响的关注说明了他们为什么被称为“绿色”建(jian)筑(zhu)评级工具而不是“可持续”评级工具。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被普遍视为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利益。随着评估体系在全球范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采用,他们必定要为相关市场制定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标准。
建(jian)筑(zhu)行业对全球三分之一的碳排放有责任,对全球碳排放政策和策略有明显的潜在作用。评估体系要求建(jian)筑(zhu)物碳储的蓄量化,建立该体系能够对碳排放做出贡献。这个可验证的蓝图可以使业主和政府通过建(jian)筑(zhu)来展示他们的碳减排目标和努力。